城镇建设要将“筑巢”和“引凤”结合

发布日期:2023-11-09 08:45    点击次数:186

  随着今年城镇建设纳入“百千万工程”部署,各地高度重视,多方力量汇聚,一批乡镇焕发新活力。

  “全省各乡镇在人居环境方面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。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县镇村高质量发展中心主任饶晖介绍,比如此前一直影响乡镇风貌的“空中蜘蛛网”问题,今年通过深入推进“三线”治理,效果明显。

  同时,通过不断完善乡镇基础设施,补齐公共厕所、镇级生活垃圾转运站等,各地环境卫生有了保障。各乡镇还重点抓好美丽圩镇“七个一”,包括示范主街、入口通道、圩镇客厅等,乡镇风貌品质得到明显提升。另外,乡镇的综合服务能力在增强,学校、卫生院、快递物流站点等公共服务设施持续完善。

  乡镇是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,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点之一。

  全省共有1612个镇街(1123个乡镇、489个街道),情况各有差异,如何针对性建设?对此,广东提出分类施策,分成城区镇554个、中心镇239个、专业镇260个、特色镇315个、普通镇244个。

  “此前全省乡镇类型缺少统一分类标准,今年通过综合考虑全省乡镇(街道)区位条件、主导产业、资源禀赋及综合发展水平,最终确定不同分类。”饶晖介绍,广东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差异化发展目标和建设指引,这有利于分类施策、差异发展、资源配置和考核评估,最终推动乡镇实现差异化、品质化、特色化发展。

  在城镇建设中,美丽圩镇和中心镇、专业镇、特色镇等是什么关系?

  “美丽圩镇建设如今更多演变成一个干净、漂亮、服务完善的人居环境概念,中心镇、专业镇、特色镇等都应朝着美丽圩镇的标准建设。”饶晖认为,城镇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产城人融合,有了高品质的人居环境、完善的服务设施,才有产业、人口聚集的基础。“这是一个‘筑巢引凤’的过程,现在干的事更侧重‘筑巢’,比如修路、完善5G、建快递物流站点等,都是在完善产业发展的基础。”

  但饶晖还说,当人居环境、基础设施达到一定程度后,也要重点“引凤”,培育、发展产业,做强镇域经济,实现“造血”。

  他认为,各乡镇应结合自身类型和发展定位,统筹做好产业空间布局,完善产业服务设施,按照“宜工则工、宜商则商、宜农则农、宜游则游”的原则,发展优势特色产业,逐步构建“千镇千业”特色产业体系。同时,各乡镇应抢抓“百千万工程”机遇,搭乘产业有序转移“东风”,利用好广东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2个地市以及江门、肇庆、惠州市高标准建设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的机遇,促进镇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。